- NEWS
- 行业资讯
二甲基甲酰胺的毒性及应急处理办法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1-06-13 点击量:1527
二甲基甲酰胺急性毒性:LD50:400mg/kg(大鼠经口);5000mg/kg(兔经皮)。LC50:9400mg/m3,2h(小鼠吸入)。
人吸入30~60ppm,出现消化道症状,肝功可异常,有黄疸,尿胆原增加,蛋白尿;
人吸入10~20ppm(有时30ppm),头痛,食欲不振,恶心,肝功能和心电图正常。
亚急性和慢性毒性:大鼠吸入2500mg/m3,6h/d,5d,80%死亡,肝肺有病变;
人吸入5.1~49mg/m3×3年,出现神经衰弱症候群,血压偏低,肝功能变化。
代谢:N,N-二甲基甲酰胺(DMF)经各种途径吸收后,主要由肝内代谢,排泄较快,主要靶器官为肝脏,肾脏也有一定损害。主要经肝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进行脱甲基化作用,脱去一个甲基,代谢产物为一甲基甲酰胺和甲酰胺,代谢迅速;甲酰胺在血中滞留稍长,Chemicalbook进而代谢为甲酸和氨排出。部分二甲基甲酰胺以原形物从尿和呼气排出。
健康危害:对眼、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。蒸气可引起眼、上呼吸道轻、中度刺激症状。污染皮肤可致轻、重不等的灼伤,皮肤起皱,肤色发白,伴有灼痛感,严重者可使皮肤胀肿,剧烈灼痛。污染眼引起灼痛、流泪、结膜充血;严重者可引起角膜坏死。
胃肠道症状:患者常有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腹部不适及便秘等,少数病例有中上腹痛。肝脏:急性中毒时肝脏损害常较为突出,患者有明显乏力,右上腹胀痛,不适,出现黄疸,肝脏逐渐肿大,有压痛,常规肝功能检查示异常,其中血清转氨酶升高较明显。病变一般不严重,经治疗可逐步减轻,数周内病情可完全恢复。严重急性中毒:表现为重症中毒性肝病,职业性中毒为少见,接触高浓度,尤其是皮肤污染严重,未及时彻底洗清者,应警惕发生严重中毒。
处理原则:脱离现场,脱去被污染衣物,皮肤污染时立即用清水冲洗。无特效解毒药,主要保护肝脏。对症治疗,如出血性胃肠炎。重度中毒者可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。预防措施:生产过程尽Chemicalbook可能密闭,加强局部吸风以及废气回收。设备维修时,应合理使用防毒口罩。应避免本品与浓碱液接触,以免产生另一毒物——二甲胺。危害分级(GB5044—85):Ⅲ级(中度危害)。